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本科生教育 > 本科评估专栏 > 正文

审核评估常识

作者:zustart 来源:   日期:2018-05-06 22:29:27 zustart 人气:

1. 什么是审核评估

促进高等学校步入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教学评估是其中的关键抓手。《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意见》([2011]9 号),对新时期本科教学工作评估做出了整体规划,提出以学校自我评估为基础、以院校评估、专业认证及评估、国际评估和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常态监测为主要内容,政府、学校、专门机构和社会多元评价相结合,与中国特色现代高等教育体系相适应的教学评估制度。这一制度简称为 “五位一体” 本科教学评估制度,是未来一段时间开展评估工作的重要依据。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简称审核评估)是 “五位一体” 评估制度中院校评估的一种模式。《教育部关于开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的通知》(教高 [2013]10 号)中指出:“审核评估是我国高等教育新形势下,总结已有评估经验,借鉴国外先进评估思想的基础上,提出的新型评估模式,核心是对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效果的实现状况进行评价。” 概括地讲,它是依据参评学校自身设定的人才培养目标,来评价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与效果的实现情况。审核评估旨在推进学校人才培养多样化,强调尊重学校办学自主权,体现学校在人才培养质量中的主体地位。

审核评估主要看被评估对象是否达到了自身设定的目标,国家不设统一评估标准,是用自己的尺子量自己,审核结论不分等级,形成写实性审核报告。审核评估的核心是 “质量”,目的是 “保障质量”,即要促进高等学校坚持内涵式发展,引导学校建立自律机制,加强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强化自我改进,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2. 审核评估的指导思想

审核评估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纲要为指导,坚持 “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 的方针;突出内涵建设,突出特色发展;强化办学合理定位,强化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强化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简称为 “一个坚持、两个突出、三个强化”

3. 审核评估的基本原则

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与分类评估、分类指导的要求,审核评估方案在设计上要体现主体性、目标性、多样性、发展性与实证性五个原则。

(1) 主体性原则

审核评估强调学校是人才培养质量的责任主体,旨在促进学校增强质量主体

意识、建立健全质量保障体系、提升质量保障能力。学校质量保障体系的完善程度与运行状况,反映了学校对教学质量的保障。高校要发挥主体作用,持续推进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2) 目标性原则

审核评估强调目标导向性,主要考察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情况以及培养

过程中各个环节如何改进、实施,以支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目标性原则要求审核评估关注学校自身目标的确立、保障、达成与改进情况。

(3) 多样性原则

审核评估强调尊重学校办学自主权,充分考虑学校办学定位及人才培养的多

样性,促进学校根据国家、社会需要,结合自身条件,合理确定培养目标,制定质量标准,形成办学特色。高校人才培养要充分体现多样性原则,克服同质化。多样性评估原则体现了国家对高等教育分类指导、鼓励高校办出特色这一理念。

(4) 发展性原则

审核评估强调过程的改进和内涵的提升,注重资源的有效利用,注重建立质

量保障的长效机制,促进质量的持续提高。

(5) 实证性原则

审核评估强调依据事实做出审核判断,以目标为导向、以问题做引导、以数

据为依据、以事实来证明,实证性原则不仅贯穿于审核评估专家组的进校考察过程,而且贯穿于学校的自评过程。审核评估以学校自评为基础,要求学校的自评和自我判断要以事实为依据,实事求是。专家组对学校做出判断时,也要以事实和数据为支撑,增强说服力。

4. 审核评估的对象

审核评估是针对 2000 年以来参加过院校评估,并获得通过的普通本科学校,包括两类院校。一类是参加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获得 “合格” 及以上结论的高校需参加审核评估;一类是参加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含合格评估调研评估),获得 “通过” 结论的新建本科院校,在五年后必须参加审核评估。

5. 审核评估的条件

参加审核评估学校办学条件指标应达到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教发〔2004〕2 号)规定的合格标准;公办普通本科高校生均拨款须达到《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提高地方普通本科高校生均拨款水平的意见》(财教〔2010〕567 号)规定的相应标准。

6. 审核评估的时间

本次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时间为 2014 年至 2018 年。

7. 审核评估的考察重点

审核评估涵盖了高校人才培养过程的各个环节,其核心是对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效果的实现状况进行评价。评价并非是优、良、中、差的评价,而是要进行达成度的说明性评价。重点考察 “四个度”。一是学校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与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度;二是教师和教学资源条件的保障度;三是教学和质量保障体系运行的有效度;四是学生和社会用人单位的满意度。

“四个度” 构成了以学生为主线、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评估思路,涵盖了学生从入学开始到毕业的整个输入输出过程。通过考察学校教学设计、资源配置和师资保障在培养过程中是否能满足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需要,培养输出的学生能否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来对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做出评价。

8. 审核评估工作的新举措

(1)注重内涵建设,取消评估等级

(2)严格过程管理,树立良好风气

(3)运用信息技术,实施常态监控

(4)改进专家工作方法,提高专家工作实效

(5)加大社会参与度,提高评估开放性

9. 审核评估的理念

(1)工作理念:对国家负责,为学校服务

(2)评估理论:以学校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科

10. 审核评估的工作程序

审核评估的程序包括学校自评、专家进校考察、评估结论审议与发布和持续改进等。

(1)学校自评:参评学校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方案》及上一次本科教学工作评估存在的问题的整改情况,结合自身实际,认真开展自我评估,填报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在此基础上形成《自评报告》,同时提交各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2)专家进校考察:专家组审核学校《自评报告》《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及实施审核评估机构提供的《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分析报告》——查阅材料、个别访谈、集体访谈、考察教学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观摩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形成写实性《审核评估报告》——对各审核项目及其要素的审核情况进行逐一描述——指出值得肯定(具有明显优势和特色)、需要改进(存在明显不足)和必须整改(存在明显缺陷)的方面。

(3)评估结论审议与发布:教育部评估专家委员会对《审核评估报告》进行审议后正式公布。

(4)持续改进。参评学校要根据审核评估中提出的问题及建议进行整改。整改方案应在评估专家组离校后两个月内报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评估机构,并在一年后上报整改工作报告。

11. 审核评估需正确处理的几个关系

学校在评估过程中应树立正确的评估价值取向。要以 “平常心、正常态” 对待自我评估过程,正确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1)正确处理评估方案与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学校应以可持续的内涵发展为目标来研究评估方案,扎实地开展评建工作,不用 “过关” 的思想来机械理解,使评建工作与学校发展规划、内涵发展和质量提高等紧密结合。

(2)正确处理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的关系。审核评估更突出软件建设,更注重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度。学校在自评工作中要依据审核评估范围,反复思考学校的目标是不是适应学生及社会发展的需要,资源条件有没有保障,措施是不是有效,结果是不是令人满意。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要相辅相成,必须把二者结合起来,作为整体来设计学校的教学工作。

(3)正确处理评估工作与日常工作之间的关系。要将评建过程寓于日常工作之中。学校的评建工作重点应放在教学工作的改革和建设、强化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上。日常建设应由相关职能部门和教学单位负责,评估机构不能代替职能部门开展评建工作。这样才能通过日常工作,达到以评促建的效果。

(4)正确处理好审核评估与建立长效机制的关系。不要为评估而评估,学校要依据自身的质量目标建立和完善学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立有效的自我评估制度,把评估与质量保障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学校教学工作的绩效评价体系,对学校教学建设、教学改革、教学管理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和改进。

12. 审核评估《自评报告》的撰写

《自评报告》是参评学校自评自建工作,尤其是对学校自身定位、培养目标、政策措施和培养效果的全面总结,是学校自我评估结果的体现。它不仅反映了参评学校对自身教学工作的认识,也反映了参评学校对审核评估的认识。《自评报告》写得如何,体现了学校能否客观清醒地认识自己,是否具有驾驭和反思自身发展的自省能力和水平,并不是 “写手” 写的好坏。

《自评报告》应以精准的语言,在 8 万字内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理念及取得的成效展示出来,对存在的问题要分析透彻并达到三分之一的篇幅。应在内容和形式上满足审核评估的相关要求。一是理念要到位,事实做支撑,优势须找准,问题要写透;二是 “四度” 为主线,项目不能少,要素不能丢,要点可综合。应贵在精准、结论自评、画像要像并符合要求。

《自评报告》应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成绩与问题的描述方式相一致,都能围绕主题;二是对成绩与问题的举证,都有定量和定性的分析;三是分析成绩和问题的产生,都能内因与外因相结合。

13. 学校对待审核评估的两种心态

(1)以 “平常心、正常态” 对待评估

一是学校领导的平常心态。专家进校考察是在学校自评自建基础上进行的,学校能以平和的心态,真实反映学校的实际工作状态和存在的问题,就能使专家进校工作更具指导性、针对性、实效性,学校获得的帮助和发展空间也越大。二是学校规章制度正常态。学校的规章制度需要一以贯之地执行,不要因为评估而临时制订特殊的规章制度,更不能对发现的问题,尤其是制度文件、试卷、毕业论文 / 设计的问题,组织人员进行突击修改,破坏材料的原始性和真实性,而应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的原因,提出整改的措施并实施。使广大师生真实感受到评估工作促进了学校的工作,能自觉参加评建工作。三是学校教学秩序正常态。专家进校考察期间,参评学校应该保证教学秩序的正常化,不能因专家到校而更改教学进程、变更课程安排、更换任课教师等。

(2)以 “学习心、开放态” 参与评估

一是要树立主人翁意识。参评学校要树立主体意识和主人翁意识,从为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做出贡献、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大局出发,积极主动地配合专家的考察活动。二是要真诚与专家交流。参评学校要以学习的心态对待专家进校评估考察,真诚地听取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吸取他们在办学治校中的成功经验或教训;要以开放的心态参与专家进校考察,既要充分展示成绩,也不掩饰和回避问题,与专家们共同分析探讨发展的问题或困惑,共同讨论对策措施,使专家更好地为学校发展服务。

14. 专家组进校考察主要内容

(1)专家组预备会。专家组正式考察前一天,召开专家组预备会议,明确专家组的工作模式,坚持全面考察、独立判断,不能对审核项目进行分工。预备会后,需确定考察第一天各位专家的工作内容,包括听课看课、现场观察、深度访谈、查阅毕业论文和试卷等。

(2)评估见面会。是专家组与参评学校共同召开的第一次会议,也是评估考察中的第一个会议。不举行评估开幕式、校长报告、文艺汇报演出等大型会议和演出。参评学校主要领导和评估相关人员,如教务处、评建办、主要职能部门领导、教学单位负责人等参加会议,人数一般不超过 50 人。会上,参评学校可以对自评报告之外的内容做特别补充说明,时长 15 分钟左右。如有必要,专家可针对存疑问题向参评学校提问,时长不超过 10 分钟。评估见面会一般不建议邀请参评学校主管部门的领导出席。

(3)集体考察。并非评估考察中必备的环节,可由专家组组长决定是否进行。如果进行集体考察,时间须控制在 90 分钟以内。

(4)专家个人考察。包括深度访谈,听课看课,考察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查阅材料,考察基础设施,如体育场馆、图书馆、食堂、宿舍等为学生提供全面发展所赖以支撑的基本条件是否达标,了解参评学校人才培养对社会的影响和社会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评价等。每位专家听课看课不少于 3 门,调阅不少于 2 个专业的毕业设计主(设计)和不少于 3 门课程的试卷和试卷分析报告。

(5)专家意见反馈会。安排在最后一天下午,专家组成员分别发表个人反馈意见,专家组组长就考察的情况对参评学校进行较为全面价和反馈,其他专家仅针对考察中发现的参评学校存在的问题和工作建议发表个人的意见。

15. 学校整改工作要点

(1)及时总结分析。专家组考察评估结束之后,学校应对评估工作进行认真总结,正确理解反馈意见的实质内涵,尤其不要回避问题,要深刻认识到学校现阶段改革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让广大干部和教职员工充分认识校情,保持清醒的头脑,激发改革创新的动力。应将评估意见反馈会上的录音及时整理成书面材料,同时对评估组织工作的意见、建议,对评估专家和项目管理员的评价等进行汇总,一并于 10 个工作日内报相关评估机构。

(2)制订整改计划。根据专家组反馈意见及评估报告,认真审视影响学校改革发展大局的主要问题、关键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全校达成共识。在此基础上,形成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工作整改方案,在专家离校后两个月报上级教育主管部门。

(3)落实整改任务。细化整改方案,整改工作应由主要部门牵头分工负责,二级院系全面配合,并针对专家组提出的主要问题重点整改。

(4)撰写整改工作报告。通过整改,在各部门、各二级院系提交的整改工作总结材料基础上形成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工作整改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