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3日,浙江科技大学习得学术论坛(第431期)在图书馆西报告厅召开。本次论坛由北京师范大学未来设计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导师龚嘉伟教授作为主讲人,本次讲座旨在探讨科技时代如何影响艺术和设计的创意表达。讲座从历史、当前发展到未来方向,全面分析科技与创意的关系。校内外专业教师及研究生、本科生合计一百余人到场聆听。
主讲人简介
龚嘉伟,国际跨媒体艺术家,北京师范大学未来设计学院教授,曾任美国德州理工大学视觉与表演艺术学院终身教授,跨媒体艺术学科创始人及负责人,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为全美华人美术教授协会董事,美国学院艺术协会、国际数字媒体与艺术协会、国际虚拟现实专业协会委员。
讲座回顾
首先,龚嘉伟教授回顾历史上科学技术对艺术和设计的深远影响。例如,印刷术的发明推动了知识普及和平面设计的发展,摄影技术则使艺术家能够捕捉瞬间的现实场景,从而解放了传统绘画对具象表达的依赖。工业革命中的机械化生产带来了功能与美学结合的理念,数码革命则彻底改变了创作方式,像Photoshop这样的工具让艺术创作变得更加大众化和便捷。
其次,讲座分析了当今科技对艺术创意和设计的积极推动作用。数码工具如Photoshop、Illustrator和After Effects在图像编辑、平面设计和动态图形制作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动态捕捉技术和虚拟制片被广泛应用于影像制作,例如《阿凡达2》和《猩球崛起》中逼真的虚拟角色。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让艺术家和设计师能够创造沉浸式体验,如Refik Anadol的《Living Archive: Nature》。数字协作工具如Behance促进了全球艺术家之间的合作与展示,而生成式设计与人工智能工具(如Autodesk Generative Design)帮助设计师优化复杂的工程设计。
同时,龚嘉伟教授提出了尽管科技为艺术与设计带来了全新的可能性,但也存在局限性。AI生成的内容通常缺乏情感深度和人性化表达,例如AI音乐项目AIVA和诗歌生成项目GPT-Poet引发了对作品情感维度的质疑。AI对数据的依赖可能限制创作的创新性,且在版权和文化敏感性上也存在争议,例如《空间歌剧院》的版权问题和可口可乐AI设计的文化挪用争议。此外,未经授权的数据使用还引发了知识产权诉讼,反映了技术与法律之间的紧张关系。
最后,针对这些问题,讲座提出了一些如何合理利用科技的建议。包括将技术作为创意的辅助工具而非替代者,确保创作者在核心创意中保持主导地位;通过技术与人类协作激发灵感,同时注重作品的人文情感表达;关注科技应用中的伦理问题,尤其是版权与文化敏感性;以及推动跨学科合作,将技术与艺术结合,探索更具突破性的创作。
互动环节
在开放观众提问环节,龚嘉伟教授积极与在场专业教师及同学们探讨如何在科技辅助下保持艺术创作的活力,同时应对技术带来的挑战。这场讲座的核心在于思考如何在科技的变革浪潮中,平衡技术优势与人类创作精神,从而实现更具深度和意义的艺术表达。
总结
本次讲座内容,对师生有着显著的帮助。此次论坛进一步加深了两校之间的学术联系,同时也为在座的师生对AI生成设计方式带来新的启发和思考。
撰稿:许如意 初审:诸佳 终审:詹俊